锡林郭勒生态旅游嘉年华——第二届锡林郭勒奶酪评选暨美食品鉴活动开幕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七月是草原上最美的季节,湛蓝如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世界著名四大优良草原之一,面积近20万平方千米,以锡林河为主的大小河流湖泊蜿蜓点缀其上,使这里成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天然牧场。
7月30日,由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主办,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锡林郭勒生态旅游嘉年华——第二届锡林郭勒奶酪评选暨美食品鉴活动盛大开幕。
此次活动有评选参观体验各类特色奶制品、锡林郭勒传统(花样)奶酪现场制作评选、宫廷奶食图德现场制作评选、奶制品产业从业人员文艺汇演、现场直播同步带货等内容。
在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活动现场,16个蒙古包呈马蹄形分布,分别是锡林郭勒奶酪文化展区、非遗传承现场制作展示区、西式奶酪品牌展示推荐区、创新奶酪品牌展示推荐区,锡林郭勒盟传统乳制品协会会长乌兰其其格带领代表们到每个蒙古包参观品鉴。
蒙古包内牧民们正在熟练的做着奶食品,热情的邀请游客品鉴。他们操控着现代化的机器,将他们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结合,做着“原汁原味”“纯正”的奶食品。时空变换,但是对于“查干伊徳”(奶食品)的尊敬与热爱从未改变。
“坐在蒙古包里,喝着奶茶,吃着奶食,这样的生活太惬意了!”来旅游的游客看着品类多样的传统乳制品感觉到非常好奇,并且都会购买回去让亲朋好友品尝。
7月2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锡林浩特市调研传统乳制品时指出我区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潜力大,要深入推进产品研发,完善标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动传统奶制品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我国的传统奶制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一些乳制品,有的现在人们还经常食用,比如宫廷奶酪、马奶酒、双皮乳等。随着交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奶制品已经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面向全国的消费者,成为老百姓都能吃到的“宫廷”奶食品。
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伊德,是地方特色民族奶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营养丰富,是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经过锡林郭勒盟民族奶制品产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和传承发展,锡林郭勒察干伊德已进入历史性快速发展阶段。
他们是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他们以畜牧业为生,过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牧人把乳汁看作是哺育生命的圣洁、纯净之物,它代表着高贵和吉祥。察千伊德作为蒙古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在一代代牧人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锡林郭勒奶酪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1月,已有传统奶酪加工企业与小作坊578家,其中日处理鲜奶量2吨以上、取得SC认证的加工企业共12家,已培育“长虹”“奶娃娃”等10多个优质企业品牌,产品远销至深圳、上海等地,来自“锡林郭勒奶酪”的香味香溢中国。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锡盟各族人民喜迎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打造“锡林郭勒奶酪”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传统奶制品产业提档升级,带动农牧民群众创业增收,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动锡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