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呼和浩特,蓝天白云下,绿意不减,环城水系清波荡漾,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
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2%;“水十条”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大入黄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全市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建成区7处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如今,青城的生态越来越好,天蓝、水绿、山青,生态宜居。
良好的环境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生态福利。为守护首府的绿水青山,回应群众对生态宜居城市的高品质追求,“十三五”期间,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全市发展的重点环境问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青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靓丽。
“你看这蓝天白云,随手拍出来就是一张美图,每次发到朋友圈,大家别提多羡慕了。”市民曹芸正在展示自己随手拍的青城美景。照片里,整洁干净的石子路、蜿蜒的小桥、摇曳的柳枝,如同一张张风景明信片。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守住“青城蓝”,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头号工程,修订并积极推进实施《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了燃煤治理、扬尘防控、机动车尾气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防治4个行动方案、6个专项实施方案及3个配套考核办法,构筑起大气污染防治“1+10+3”的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持续抓好燃煤、交通、扬尘、工业、餐饮油烟等方面大气污染治理,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燃煤锅炉和棚户区、城中村散煤燃烧是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重要因素。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根本上解决散煤燃烧污染问题,进一步推进燃煤污染综合治理,我市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综合改造管理办法》,同时在《呼和浩特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从2020年开始,利用2年时间对高污染禁燃区内的214个村(片区)、12.62万户散煤用户进行综合整治,彻底解决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煤散烧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157个村(片区)的综合整治任务。
为了给蓝天“减负”,我市不断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生产。全市已建成风力发电项目97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04.8万千瓦,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3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120万千瓦,全市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已达到325.1万千瓦。持续按照《呼和浩特市工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2016年——2020年)》要求,结合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计划,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工作,以进一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水十条”措施,紧紧抓住水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和地表水整治,有效促进了全市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好转。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着力保护水环境。编制了《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重要水源地下水位水量双控方案》《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建立了水资源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了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大了对源头水、现状水优良水体、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封停142眼自备井,完成了呼和浩特石化公司、金桥电厂等6家企业的地下水置换工作。
2019年,对全市1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了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效能;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设立水源保护区标识牌207块,对黄河蒲滩拐和哈拉沁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进行物理围封和生态隔离修复,并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完成226座加油站,1127个储油罐防渗改造任务,完成率100%;全面落实“河长制”,累计对大、小黑河及浑河流域巡河达到110次,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属地政府立行立改、全力整改,确保国控断面水质达标。
规范工业企业废水处理。2020年对8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废水处理提标改造。目前,阜丰生物科技公司、蒙牛乳业、金桥电厂、中环光伏、中石油呼市炼油厂、齐鲁制药6家企业已完成改造,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厂已通过制定临时处理系统、优化系统运行、阶梯利用废水等方式实现废水零排放,不再通过耿庆沟的入黄河排口排水;中海石油天野化工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已进入调试准备阶段。
通过综合治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13年保持100%达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考核要求,完成消除劣V类国控断面目标任务,真正让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
如今,天蓝、水净、山绿、空气清晰的呼和浩特,正在向首府市民呈现最美丽的画卷。
内容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转载来源:呼和浩特日报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