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奏响北疆文化新乐章 打造阿斯尔音乐新高地
作者:草原地图  发布时间:2025-03-25  阅读量:2408

近年来,镶黄旗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斯尔音乐为突破口,通过“活态传承、科技赋能、文旅融合”三措并举,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特色之路,为北疆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镶黄旗阿斯尔音乐演奏厅,悠扬深沉的马头琴声、婉转细腻的四胡声、清脆灵动的火不思声、高亢明亮的笛声交织在一起,演奏者们沉浸其中,用手中的乐器共同奏响阿斯尔音乐的动人旋律,场面震撼人心。阿斯尔音乐作为蒙古族宫廷音乐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广泛流传于原察哈尔蒙古地区,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镶黄旗也被誉为“中国阿斯尔音乐之乡”和“中国火不思传承基地”。
图片

为推动阿斯尔音乐在新时代实现更蓬勃发展,镶黄旗积极探索,打出一套多元发展的“组合拳”。在教育领域,阿斯尔音乐成功走进校园,镶黄旗第二中学、第一小学等学校纷纷开设相关课程。专业教师凭借丰富教学经验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厚热爱,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各类乐器演奏技巧。青少年们满怀对民族音乐的好奇与热爱,积极参与其中,为阿斯尔音乐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校园里接触、学习阿斯尔音乐,他们成为了传承这一古老艺术的新生力量。

在传承人才培养上,镶黄旗采用“老带新 + 走出去”的创新模式。在乌兰牧骑排练厅,锡盟级传承人额尔登巴特尔正专注地指导学员练习“潮尔道”演唱技法。额尔登巴特尔早年师从老一辈艺术家,后在乌兰牧骑演出不断打磨技艺,他将传承阿斯尔艺术视为终身事业。他常年在艺术团授课,定期走进学校开展启蒙教育,让年轻一代近距离领略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2013年,他前往德德玛艺术学院任教一年,将阿斯尔音乐传播至更广阔天地。他回忆道:“从几位民间艺人成立‘呼德’民间乐队,到后来成立艺术团、协会,我们一路走来,只为让阿斯尔音乐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喜爱。如今,我们每年组织2到3次进校园活动,积极参加旗里各类演出和盟级及以上比赛,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通过老一辈传承人的悉心指导,年轻一代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传承了对阿斯尔音乐的热爱与坚守。同时,镶黄旗积极鼓励传承人和文艺团体“走出去”,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和比赛,让阿斯尔音乐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风采,与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借鉴。

在文旅融合方面,镶黄旗充分发挥阿斯尔音乐的文化魅力,将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近年来,镶黄旗依托阿斯尔音乐,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举办了“北疆赞歌—‘阿斯尔之韵’镶黄旗2025年群众春节晚会”,既有对传统阿斯尔音乐的经典呈现,又有对现代文化的创新表达,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为全旗人民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节日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
图片

镶黄旗阿斯尔协会会长岱青自2019年任职以来,全身心投入阿斯尔音乐的传承与推广工作。“这些年,我们走进校园、深入群众,开展多样传承与宣传活动,广泛收集保存文稿、乐谱和历史资料,还积极赴盟内外演出,让更多人了解阿斯尔音乐。除协会外,镶黄旗乌兰牧骑及众多民间艺人也积极参与,形成强大传承合力。”岱青介绍道。如今,在政府、协会、乌兰牧骑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阿斯尔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镶黄旗将继续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阿斯尔音乐“学、创、演”工作,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同时,还将不断创新方式和传播渠道,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阿斯尔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全力打造阿斯尔音乐文化高地,为北疆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实践力量,让阿斯尔音乐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北疆大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