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牛”劲十足产业兴 “犇”赴幸福致富路
作者:草原地图 发布时间:2024-12-16 阅读量:4576
今年10月,镶黄旗乌兰图肉牛家庭牧场被评为自治区级畜禽核心育种场,“牛”劲十足产业兴,“犇”赴幸福致富路。在乌兰图家庭牧场中200余头华西牛个个膘肥体壮,标准化喂牛棚圈、暖棚圈、储草棚一应俱全,现代化机械设备应有尽有。牧场成立于2018年7月,其经营者赛音胡毕图和妻子吉木斯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创新,走上了科学化养殖道路,如今规模化的饲养模式使收益颇为可观,“今年牛价格普遍低,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家的公牛犊和淘汰母牛都平均以一万元的价格出售,正镶白旗种牛场从我们家以14万的高价收购了4头种用公牛犊。”今年乌兰图家庭牧场纯收入达30余万元。“我们家的牛犊按生长年龄分别安排到不同的牛犊舍、还配备了暖棚”“我们家每头牛都有单独的系谱档案,从出生开始,3、6、12、18、36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以及胸围都会记录下来。”不善言辞的赛音胡毕图说起“养牛经”却头头是道。赛音胡毕图主动改变传统生产理念,一直在精养细养上下功夫,他根据牛犊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分为刚出生、2-3月、6-7月、10月四阶段进行饲养,同时学习冷配技术、选育优良种质、科学搭配饲料,做好所有牛和牛犊的各项数据记录,确保养殖的华西牛营养均衡和健康生长,此外他运用信息化技术,给牛打电子耳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系谱档案了解牛的生长情况,在牧场安装了32处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全方位监控,“智慧养殖”模式省心又省力。“我们家的牛一年间7到8个月圈养,4到5个月散养,这种养牧方式还能保护生态。”身为草原人,赛音胡毕图深知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作为盟级“五好党员中心户”,旗“牧区致富带头人”,他通过科学规划牧场布局,不断优化华西牛产业结构,走上增收致富、绿色发展的“牛路子”,开创乡村产业振兴新典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养的华西牛核心群性能表现突出、品质优良,牧场各方面成绩斐然,繁育场受胎率达98%、实繁率95%,组织机构齐全,生产和运作规范,建立了三代以上的系谱档案和防疫档案,牧场在2014年被认定为盟级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在2022年被评为华西牛育种户,2023年又认定为盟级华西牛示范户,2024年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