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其尔巴图是一位90后,也是一名年轻的银匠,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样的一份工作从来不是主流,但他却用自己的勇气和坚守,默默延续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根脉。手工艺人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用时间和汗水来诠释工艺之美,同时还要具备现代化的视野和创造力,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文化与商业的平衡中,开辟一条新路,一条传统工艺的涅槃之路。
记者来到镶黄旗民俗风情文化街“达尔汗”银饰店时,看到里面摆放着各色美轮美奂的银器制品,银碗、银头饰、银项链、蒙古刀,与现代机械制作出来的金银制品相比,多了一份古朴自然的气息和韵味,工具台上、地上散落着锤子、钳子、凿子等各种工具。
敖其尔巴图告诉记者,做银饰要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技艺,还要具有十足的耐心,每一件银饰工艺品,都注入了自己的心血。
在敖其尔巴图小的时候,祖母常常做民族绣工和各种木雕首饰,家庭氛围的影响让他对传统民族手工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手工艺专业,2009年至2012年他在内蒙古书画艺术学院皮雕书画专业学习。随后,又用两年的时间在呼和浩特学习皮雕并投入到了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后又学习了制作银饰,他回乡经营了“达尔汗”银饰店,从事起自己最热爱的行业。
“从小就很喜欢手工艺品,2014年拜师学了银匠技术,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从2015年至今一直从事着银器制作。”敖其尔巴图说道。
作为一名“90后”新手银匠,敖其尔巴图认真钻研蒙古银器的制作工艺,越是复杂,他越有兴趣,他还经常出门拜师学艺,渐渐的他的银器制作技艺开始获得认可,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到他的小店购买。2020年他的作品《蒙古银碗》入选了“创意工美”——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并得到了优异成绩。
来源:镶黄旗宣传平台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