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殖西门塔尔牛到养殖华西牛,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哈尼乌拉嘎查牧民赛音胡毕图夫妇不断探索创新,走科学化养殖道路,2022年,每头以均价13000多元出栏的华西牛让夫妻俩的日子越来越“牛”气。
走进赛音胡毕图夫妇家的现代化家庭牧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棚圈、饲料加工机、电子监控设备等生产设施一应俱全,牧场里养殖了100多头华西牛。勤劳智慧的赛音胡毕图、吉木斯夫妇俩把牛群养的膘肥体壮,80多头基础母牛目前已接了60多头牛犊。由于他家牛的品种良好,许多当地和邻近旗县的牧民前来购买他家种牛和基础母牛来养殖。
作为镶黄旗党员中心户和镶黄旗人大代表的赛音胡毕图他总是先行先试、冲锋在前。早在20年之前,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养殖成本的增加,依靠养殖土种畜和传统的养殖方式效益并不乐观,赛音胡毕图果断处理掉自家养殖的400多头只土种牛羊,引进35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经过十几年的精心繁育,2014年他家被认定为“盟级西门塔尔核心群”,2016年注册“乌兰图家庭牧场”,成为当地西门塔尔牛养殖带动者。现如今,他又成为了当地华西牛养殖领跑者。
“我家是2014年加入西门塔尔核心群,2022年通过国家监测测量进入华西牛育种核心群。从进入华西牛育种核心群后收益不错,去年出栏的公牛犊、母牛犊平均卖了13000多元,每头牛一年的饲养费用是7000多元,净收入达5000元。”赛音胡毕图说道。
十几年来,赛音胡毕图坚持科学化、精细化饲养管理,不断对牛群进行提纯复壮,牛群具备了三代以上系谱档案,养牛收入持续增长。下一步赛音胡毕图将继续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以最优的品质、最低的价格向身边的牧民们提供良种畜,传授养殖技术经验,降低牧民养殖成本,将华西牛这一优良品种广泛向牧民群众推广。
据悉,去年8月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创新专家团队来到赛音胡毕图的家庭牧场,通过对牛的体型外貌鉴定、系谱档案查询等方式,对他家100余头牛进行了华西牛育种群认定工作。华西牛是我国以肉用西门塔尔牛为父本,以蒙古牛、三河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组合的杂种后代为母本,历经43年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净肉率高,繁殖性能好等特点。
来源:镶黄旗宣传平台公众号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