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鞠树文:牢记“国之大者” 全力保障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作者:草原地图  发布时间:2023-03-08  阅读量:21793

牢记“国之大者”

全力保障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全国人大代表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鞠树文


640.jpg




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性抓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为落实五大任务提供财力保障,努力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新突破。


全力保障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把“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稳固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草原、森林、湿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2%、12%和16%。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财政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力度。支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退化林修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为全国人民打造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二是支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黄河、“一湖两海”、察汗淖尔等重点河湖综合治理,重点支持重污染天气防治、不达标断面水体整治和农业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支持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等方面,全面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财税政策体系。支持呼伦贝尔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


全力保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把边疆稳固、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构筑得更加牢不可破


内蒙古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保障好边疆安全稳定是财政部门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充足“粮草弹药”。一是全力保障守边固边。支持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安排边境地区转移支付40.7亿元,其他专项转移支付继续向边境地区倾斜,不断提高沿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着力解决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大力支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二是支持平安内蒙古建设。加强政法、纪检领域经费保障,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支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支持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支持化解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和增长机制,补齐基层治理各种短板。三是切实落实防范重大风险责任。进一步下沉财力,2023年本级预算安排对下转移支付2587.7亿元,同比增长20.5%。健全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98.7亿元,通过压减本级一般性支出挤出资金安排对困难地区财力补助30亿元,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安排政府债务引导支持资金和消化暂付款激励资金65亿元,帮助基层财政缓释化债和消化暂付款叠加压力;安排金融专项24.1亿元,并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履行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和财务监管职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全力保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


内蒙古资源富集,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4,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的57%、21%。新能源产业是内蒙古做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发展“晋位升级”的主抓手,也是培育新的财源“增长极”、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主阵地。一是用足用好专项资金。自治区本级安排自然资源专项资金16.8亿元,加大资源勘探支持力度,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持提高煤炭弹性产能和应急保供能力,2023年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2.5亿吨。安排重点产业和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22亿元,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业技术改造,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绿色转型,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落实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等支持政策,安排区属能源企业资本金14.3亿元,支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资源转化增值能力和重点产业链水平,大干快上抓好新能源开发。推动相关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专项债券打捆使用,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助力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上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三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落实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科技专项资金28.8亿元,同比增长20%,推动科研经费向能源、奶业、草业、种业、稀土等重点领域集中,建好用好国家级创新平台。安排人才专项资金3亿元,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薪酬待遇、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支持做好高端人才引、育、用、留工作。


全力保障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端稳中国“粮食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有1.72亿亩耕地,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粮食产量排在全国第六位,草原面积占全国的1/5,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农林水是内蒙古财政投入最多的领域,2023年全区将筹集资金900亿元以上,为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提供财力支撑。一是从“扩大数量”上发力。落实好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统筹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395万亩、种植优质饲草30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0万亩,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二是从“提高质量”上发力。加快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乳业和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引育高质量种质资源,推动种业振兴,支持先进农机推广应用。大力支持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三是从“增加产量”上发力。安排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78.7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0.4亿元,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筹集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43.4亿元,更好发挥政策性农牧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落实好内蒙古奶业振兴九条措施,支持推广舍饲圈养模式,推动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牛奶产量提高到785万吨、肉类产量增加到300万吨。


全力保障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内蒙古内联八省、外接俄蒙,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财政部门要立足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加大财政各项投入,促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抓好招商引资。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支持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抓住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三大战略机遇,依托三大战略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省区市全方位合作,同时用好京蒙协作等区域协作平台,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二是着力推动开发开放平台建设。支持实施始发中欧班列增量扩容、口岸能力补强等工程,推动智慧口岸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和便利度。支持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三是大力促进外贸发展。本级安排资金8.8亿元,落实稳外贸稳外资各项政策,优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式,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支持办好中蒙博览会、全球蒙商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

来源:中国财政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