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彻底解决牧区生活垃圾对牧民群众产生的困扰,镶黄旗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牧民群众、基层组织为中心,分步实施“挖渠、放水、管控”三项措施形成一系列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办法,专人专管一区一员全面实施,垃圾清运处理市场化运作营运而生,美丽乡村建设与维护形成一体化局面。
挖出牧民群众“兼容渠”。牧区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不科学、隐患大,与美丽乡村建设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牧区点多面广线长、环卫基础设施滞后、保洁队伍人员不足等现实直接导致垃圾治理的堵点和难点。镶黄旗以牧区牧民人力资源为基础,组建由各苏木镇志愿服务队为核心的4家环卫服务有限公司,从每个嘎查选聘一名脱贫户担任嘎查环卫保洁员,由保洁员定期收集全嘎查生活垃圾,投放至指定垃圾箱,公司安排车辆进行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牧民群众成为环卫工作主体。
放出牧民群众能喝上的“清水”。推进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50万元,并为每个嘎查保洁员配备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为全旗3个牧业苏木镇60个嘎查购买环境卫生服务,在全区33个牧业旗县率先实现牧区环卫社会化服务全覆盖,探索出一个牧区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新模式。这项举措,既保证了环卫服务覆盖每个嘎查,又增加了脱贫人口的收入,基层牧民群众在工作中得到实惠,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在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牧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及时清理垃圾,分类进行投放,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实现基层牧民全部参与的社会管控。将牧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旗乡村振兴局和各苏木镇政府对服务主体履约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并强化社会监督,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实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弄虚作假,服务面积、服务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牧民投诉多的服务主体,将按照合同约定取消其资格,追究违约责任。
来源:镶黄旗宣传平台
Copyright © 2004-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服务热线:4000471660 手机:4000471660 备案号:蒙ICP备18004419号-1